導語:對于小白來說,裝修非常麻煩,因為不懂行里面的很多貓膩都不懂,一不小心就被工人給坑了,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一下到底哪些地方容易偷工減料,以免年后裝修上當。
現(xiàn)象:不耐水的膩子不僅成本低,施工起來也方便。很多用戶為了圖省心,直接把裝修交給裝修公司,但是往往這樣的墻面只能保障一年不出問題,甚至不到一年就出現(xiàn)空鼓開裂、發(fā)霉等現(xiàn)象。
特別提示:耐水膩子工人在打磨的時候會十分費勁,仔細觀察如果工人有抱怨墻面不好打磨,那多半給你用的就是耐水膩子了。其次是收房的墻面,用砂紙打掉,擦干凈,然后用手蘸水在膩子層上涂,如果手變白的了,說明膩子不是耐水的。如果膩子只是濕了,但是膩子掉不下來,那是耐水膩子。
2、“下水管路”偷工指數(shù):★★☆☆
現(xiàn)象:施工隊在進行裝修時,為了省事將大量水泥、沙子和混泥土碎塊倒入下水道。但是當我們收房使用時,會發(fā)現(xiàn)下水道水管嚴重堵塞。造成廚房和衛(wèi)生間因下水道堵塞而跑水。
特別提示:即便全全交給裝修公司施工,自己也要嚴格的監(jiān)督施工。在水路施工完畢后,將洗完池、洗臉池、浴缸注滿水,同時看防水效果。如果沒有出現(xiàn)滲漏的現(xiàn)象,就是合格的。
3、“吊頂” 偷工指數(shù):★★☆☆
吊頂是十分容易偷工減料的地方,即便我們選好了材料,在安裝的時候也可能被換成質量次的材料,特別是龍骨這種安上便看不到的東西。
特別提示:用戶在裝修的時候不能閑著,一定要仔細認真監(jiān)工。這個靠自己就可以。
4、“電線接頭”偷工指數(shù)★★☆☆
現(xiàn)象:電工在安裝插座、開關和燈具時,不按施工要求接線。很多用戶反應,工人施工時為了省事,多選擇穿管暗埋,機構導致用戶使用耗電量較大的熱水器、空調等,就會造成開關插座發(fā)熱,甚至燒毀。
5、“墻地磚鋪貼” 偷工指數(shù)★★★☆
墻面貼裝很可能出現(xiàn)“趕工”的現(xiàn)象,師傅為了趕緊完工,草草了事。仔細看安裝后的墻磚也會有很多縫隙,輕輕敲一下愛,看看有沒有空鼓的情況。
特別提示:再找工人前不僅要了解他們的施工水平,還要選購合格的墻磚,畢竟是否平整,墻磚也占一部分因素。
6、“墻面挖槽” 偷工指數(shù)★★★☆
現(xiàn)象:暗埋管線就必須在墻壁上和地面上開槽,但是不能避免工人在開槽時操作野蠻,如果在承重墻上面開槽,很有可能破壞了墻體結構,還可能給其他管線造成損壞。
特別提示:在施工之前確定走向和位置。針對不同的墻體結構,開槽的要求也不一樣。尤其是承重墻、保溫墻不允許開槽。
7、“接縫修飾”偷工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
現(xiàn)象:墻面與門、窗戶的對接處,用兩種不同顏色的涂料修飾,這就是工人們敷衍了事。而且這樣的接縫往往會出現(xiàn)問題。
特別提示:使用兩種顏色的涂料對接時,準備好膠帶,第一種顏色邊沿處貼上膠帶,然后在涂另一種,撕掉膠帶后會很整齊。
8、“墻面材料” 偷工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
現(xiàn)象:墻面裝飾層很有可能用劣質的墻紙或者乳膠漆,二者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施工方便,快。但是材料的環(huán)保性能不能保證,而且壽命短。(點擊本人頭像,可以查看《看看這些墻紙,你還敢貪圖便宜嗎?》)
特別提示:墻面材料自己選,不會貴多少錢。美觀都是次要的,環(huán)保才是主要。比如現(xiàn)在的硅藻泥,很不錯。
9、“基層處理” 偷工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
現(xiàn)象:新房在收房時很可能是大白,這時就需要我們自己噴一點水試試它的耐水性了,再用肉眼看看是否有空鼓。開裂的現(xiàn)象。如果有,別裝修,先鏟了再說。
特別提示:一個壽命長、環(huán)保的墻面,基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所以別投機取巧,趕緊看看自己家的墻合格嗎,年后裝修別耽誤。
10、“地面找平”偷工指數(shù):★★★★
現(xiàn)象:房屋地面不平整,裝修就要重新找平。如果工人不細心偷工,那么就會造成“地面不平”而且裝修后,地面也不會堅持多久,多會出現(xiàn)開裂起翹。
過來人的血淚教訓!面盆下水器切記要這樣裝!否則你洗個手都受罪!
2016-10-24 11102人瀏覽
2016-06-27 11052人瀏覽
2016-12-19 11038人瀏覽
親子手工之2017年元旦/新年賀卡、心愿卡,搞掂幼兒園作業(yè)!
2016-12-13 10806人瀏覽
2017-03-25 10013人瀏覽
陽臺裝修不能太任性,裝修前一定要知道這個,關乎全家安危 2017-03-08
臥室是貼瓷磚好,還是木地板好,看完這三點你就知道了! 2017-02-28
家裝流程18步,手把手教你做裝修! 2017-02-24
衛(wèi)生間為什么要做干濕分離? 2017-02-23
新房裝修看懂這5條,少花很多冤枉錢,尤其第一條! 2017-02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