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的兩個泡菜壇子,從我記事起,就在我家了。幾次搬家,即使東西再多,也還有它們的位置。
小時候,老媽做酸菜魚,在廚房忙活著,總會叫我?guī)蛡€手,去夾泡菜。我便端著個白色的搪瓷碗兒,拿一雙長柄筷子,慢悠悠踱到那個黑漆漆的,散發(fā)著酒糟氣的雜物間。屋角羅列著的是老爸的泡酒壇子和老媽的泡菜壇子。
打開壇子上倒扣的壇蓋,總要費點力氣的。蓋沿兒嚴嚴實實的浸在壇沿水里,打開的時候,會發(fā)出一聲不情愿的聲響,再取開壇口的小碟兒,不見光日的泡菜們,就暴露在了空氣中,伴著時光給予的溫厚風情。泡蘿卜是最不好夾到的,就算夾到了,也要小心,一不注意,它又會滾落回去。像是知道自己要被吃掉了一樣。泡豇豆是最好夾的,往往每筷子下去,都要夾到這東西,就算夾到想要的了,也會掛上一兩根豇豆和幾個泡椒。還得小心再把它們放回去。每次夾泡菜,都有一種抽獎的心情,誰知道這筷子下去,夾出的是什么呢?
泡蘿卜是大獎,泡姜是二等獎,泡豇豆是謝謝惠顧??衫蠇尰久看我亩际亲铍y夾的泡蘿卜。
“壇子里水少了不要加水,放幾個蘿卜進去就好了?!?
“小的那個是老壇,菜咸,用來當翹頭最合適?!?
“現在仔姜上市的時候,明天去挑點好的泡了,可以吃一季。”
“去,給壇子加瓢壇沿水?!?
……
以上都是老媽關于她的泡菜壇子的敦敦教導。于是,小時候,我與廚房打交道最多的,就是夾泡菜和剝蒜。我不知道為什么老媽總是忘記剝蒜,總等到鍋都熱了,才想起來蒜沒剝。而我剝蒜又奇慢無比,這時候難免被老媽教訓一頓,說我四體不勤五谷不分。我真是恨極了那層貼在蒜肉上的薄皮。以致后來看到有剝蒜的奇招,我都默默記下,總想著在老媽面前顯擺一番。可惜,后來不知道為什么,老媽再沒叫我剝蒜了,干這活的變成了我老爸。
現在,我的泡菜壇子安靜的在廚房料理臺的一角。玻璃的,比起老媽那粗糙的陶土罐子,精致了許多,已經可以大方的擺在案臺上了。那日說要泡菜,老媽從她的老壇子里勻了母水給我。泡出來的菜,帶了幼時的味道,酸辣合適,爽脆非凡。做出來的泡椒雞雜翹頭爽口,酸菜魚湯頭鮮美,過早的泡蘿卜丁,泡姜絲兒,下個小粥,有滋有味。才發(fā)現那日從壇子里倒出來的不是鹽水,而是幾十年的時光,它們幽幽的傳承到了下一個地方。這小小一壇里,封存的是時間的意義。
懂得調節(jié)壇子里泡菜們的咸淡了,是開始慢慢知道了生活的深淺;懂得等待多長時間,才是泡菜的最佳食用時機,是一點點開始了解了生活的期待;記著往壇沿里加水了,是開始知了什么是牽掛。
有泡菜壇子,才像個家;有煙火氣,才有溫暖。
2016-12-12 11924人瀏覽
2016-12-04 11175人瀏覽
2016-12-18 10192人瀏覽
2016-12-27 9865人瀏覽
2016-10-14 9076人瀏覽
這么多客廳沙發(fā)款式 總有一款合你眼 2017-03-01
25個家居軟裝誤區(qū),謹慎中招! 2017-03-01
地毯裝飾術,打造高顏值舒適個性空間 2017-01-17
窗簾與家居如何搭配 搭配四大法則介紹 2017-01-16
窗簾顏色怎么搭配好看 窗簾顏色搭配技巧詳解 2017-01-14
臥室滿鋪地毯好嗎 選對地毯類型很關鍵 2017-01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