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導語】在很多人心目中對于進口家具的印象是,華美的外衣下暗藏著高額的利潤。其實,進口家具經銷商的生存環(huán)境并不像他們賣的產品那樣優(yōu)雅,資金周轉壓力大、國內市場秩序混亂、在外國品牌商面前話語權弱、法律保護弱、代理權隨時面臨被剝奪等風險時刻圍繞在他們身邊。進口家具市場如同中國大家居市場一樣需要資源整合,需要帶頭大哥來推動發(fā)展,更需要模式的創(chuàng)新來指明方向。
從目前國外進口家具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幾種模式就可以看出,進口家具市場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美。
進駐模式一:自建團隊
這是一種最直接的進駐方式,國外品牌商在中國成立控股公司,自建團隊,獨立操盤;比方Ashley、NATUZZI等品牌在中國的運作相對成規(guī)模了,但是基本上都按照中國的國情實行代理制模式。
進駐模式二:品牌總代這種一般是國外品牌商到中國物色總代理,或者經銷商謀求成為國外品牌的總代理,往往經銷商比較占主動。例如Serta、Sealy等品牌。但是代理授權是有年限的,一旦品牌方不續(xù)約,那么中國的總代就相當于給別人做了嫁衣。
進駐模式三:國內外品牌與廠商戰(zhàn)略合作
這種一般是實力強大的中國工廠和國外較大的品牌強強聯(lián)合操作中國市場,既是總代理,也是合資關系。例如美克股份與美國Ethan Allen的合作模式。
進駐模式四:反向收購洋品牌獨立運作
由幾個美國資深家具設計師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立的A.R.T.品牌,通過被中國美克股份以資本為主導進行反向收購從而順利進駐中國。于中國公司而言,可以超越代理、批發(fā)模式的種種束縛與限制,對進口品牌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和自主運營權,大大節(jié)省成本,快速鋪開市場。
進駐模式五:抱團批發(fā)
一般是由國內已經具備相當實力的幾個大經銷商聯(lián)合起來自主到國外尋找品牌并集中批貨回國,這是當下最普遍的方式之一。
當前這五種模式在中國進口家具市場上同時存在,并無哪一種模式占據了明顯的市場份額優(yōu)勢。綜合來看,除了大公司資本運作外,對于個體經銷商而言,互相抱團是主要方式,但并非長久之計,也不是成熟市場的游戲規(guī)則。
進駐模式六:賣場帶頭推動發(fā)展
一個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與成熟,需要市場的培育,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推手。作為國內最大的家居流通企業(yè),紅星美凱龍以賣場的身份與國外家具集團開展合作,引進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,為國內優(yōu)質經銷商打開一條代理國外知名家具品牌的渠道。
除此之外,在開店運營、營銷推廣等方面給予經銷商足夠的支持,也就是說,進口家具品牌的經銷商不是小船出海,而是以航母編隊的形式共同遠航。
2016-10-27 232881人瀏覽
2016-10-28 11205人瀏覽
2016-10-14 5314人瀏覽
2016-09-13 5013人瀏覽
2016-12-08 4891人瀏覽
家裝設計市場不成熟 部分設計師更像接單員 2017-02-24
2017的軟裝五大軟裝趨勢! 2017-01-11
2017垃圾桶十大品牌排行榜 哪個牌子垃圾桶好 2017-01-07
房子越大越好?美國教授住垃圾桶比住豪宅更幸福 2016-11-07
互聯(lián)網家裝 到底能解決啥? 2016-06-04
業(yè)主是否該為家裝管理費買單? 2016-06-04